

後級 - 型式
在研究後級 Power Amplifier 的規格之前,我們要先搞清楚它們的型式。
後級的型式,並非指電晶體機 vs. 真空管機,
而是涉及...
1. 後級如何放大 : 放大模式。
2. 後級如何工作 : 工作類別。
因為涉及複雜的電子電路,不是一般人所容易了解,在此我們盡量以最簡單的方式說明。
...
放大模式 : 單端 Single-End (SE) vs. 推挽 Push-Pull (PP)
單端 : 只用一個放大元件,負責全波的放大。
推挽 : 由不同的兩個放大元件,分別負責正半波及負半波放大,一 "推" 一 "挽"。
...
用兩個元件來放大,當然會比只用一個元件更夠力。
但是把波形分成兩半處理,就會有正半波與負半波錯開,接得不是那麼順暢的情形,
這就是 "交越失真 Cross-Over Distortion"。
另外,當一邊的元件放大正半波時,另一邊的則休息,
反之,當另一邊元件放大負半波時,則換一邊休息。
在元件運作 (開) 與休息 (關) 之間,就會產生 "開關失真 Switching Distortion"。
所以...
單端 : 失真低,音質佳,但功率較小,頻寬較窄。
推挽 : 功率較大,也因夠力使得兩端延伸較佳,但失真較高,音質較差。
...
對電晶體而言,
因為具有互補對稱的特性,可以單端,也可以推挽。
因此,大多數電晶體後級,為了發揮工作效率,
大多是 "單端推挽 (SEPP)" 式 (實際上仍屬 "推挽 (PP)" 式)。
只有極少數機種,為了音質,設計成 "單端 (SE)" 式。
...
但對真空管而言,
不是單端,就是推挽,兩者是不能同時存在的。
不過,大多數真空管的功率很有限,又會出現三種狀況 :
...
單端 (SE)
左右聲道各只有一支真空管負責放大。
線路最單純,誤差最少,音質最佳,但輸出功率很小。
...
並聯單端 (PS 或 PSE)
左右聲道各用兩支以上 (不限單或雙數) 的真空管 "並聯 Parallel",
以求增加功率 (但仍不及 "推挽" 多),並保有單端優點。
但並聯也有其缺點...
會因為不同 (兩個以上) 放大元件的特性有差異,使得聚焦較不準,聲音較為模糊。
所以,使用並聯設計的管機,其真空管一定要配對。
...
推挽 (PP)
左右聲道各用兩支以上 (限倍數增加) 的真空管,分別負責正半波及負半波放大。
輸出功率可以最大 (以管機而言),
但誤差也最多,音質最差。
...
P.S. 有些真空管,表面看起來是一支,但內部結構卻包含兩支,
也就是... 看似 "單端",但實則是 "並聯單端" 或 "推挽"。
...
P.S. 若管機設計成 "並聯推挽 (PPP)",則輸出功率可達最大,
但音質也會最差 (誤差最多)。
...
工作類別 : A 類 vs. B 類 vs. AB 類
了解放大模式後,我們再來了解工作類別。
放大元件,不論是電晶體,或真空管,都有其工作特性曲線 (含線性、非線性階段)。
雖然有些電晶體 / 真空管的工作特性曲線較佳 (較線性),但總免不了仍有非線性階段。
在放大的過程中,若有非線性的轉換,就會產生 "總諧波失真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(THD)" (或說是 "波形的失真"),包括 :
偶次諧波失真 Even-order HD : 會造成波形的正負半周不對稱。
奇次諧波失真 Odd-order HD : 會造成波形的不線性。
...
A 類 (Class-A)
放大元件,只工作在線性階段。
因為需要大電流輔助,所以耗電、高溫。
優點:失真低。電流高,適合需要較大電流的喇叭。
缺點:效率低 (功率小),耗電大,溫度高,零件容易老化、損壞。
...
B 類 (Class-B)
放大元件,工作在線性及非線性階段。
因為不需要大電流輔助,所以不至於太耗電、太高溫。
優點:效率高 (功率大),耗電少,溫度低。
缺點:失真高。
...
P.S. 通常用 AB 類就能有足夠的功率,自然不需要用音質更差的 B 類,所以市面上也就不會有什麼 "純 B 類" 擴大機。
...
AB 類 (Class-AB)
A 類和 B 類的綜合體。
輸入訊號在低電壓時,是以 A 類模式放大,當電壓提高時,則轉為 B 類模式。
優點:音量不大時,可以有低失真,而且可隨著電壓變化,增加效率。
缺點:音量大時,無法避免失真。
另外,還可分成...
AB1 類,則是指 AB 類趨向於 A 類的方式,
AB2 類,則是指 AB 類趨向於 B 類的方式。
...
結合放大模式 + 工作類別,我們可以將擴大機分成幾種型式...
...
單端 A 類
失真 : 無。
機種 : 以直熱式三極管機居多,晶體機幾乎沒有。
電晶體 : Pass Aleph Series
真空管 : Audio Note Quest / Cary CAD-2A3 SE / Klimo Beltaine / Unison Research Simply 2
...
我們常聽說... 單端 A 類的擴大機多好又多好...
儘管站在失真、音質的角度,確實如此。
只是,其輸出功率實在太小,只適合效率非常高 (通常指 > 96 dB) 的喇叭。
...
單端 A 類 (並聯)
失真 : 有並聯的特性差異。
機種 : 以管機較多 (但仍屬少數),晶體機則相當少見。
電晶體 : Pass XA Series
真空管 : Audio Note Conquest / Kondo Gakuoh PSE / Lamm ML 2.1 / Unison Research Performance
...
推挽 A 類
失真 : 有交越 + 開關失真。
機種 : 管機有一些,而所謂的 "純 A 類" 晶體機也都屬此類。
電晶體 : Accuphase A50 / FM Acoustics FM 411 / Gryphon Mephisto / Mark Levinson ML-2
真空管 : Audion Silver Night / Cary CAD-805 / Nagra VPA / Quad II
...
推挽 AB 類
失真 : 有交越 + 開關 + 較少的諧波失真。
機種 : 非常多,大多數管機、晶體機都屬此類。
電晶體 : Goldmund Telos 1000 / Jeff Rowland Concentra / Pass X150 / Quad 909
真空管 : Fisher 50A / Lamm ML 1.1 / Marantz 9 / McIntosh MC275
...
P.S. 為什麼沒有單端 AB 類呢 ?!
這是因為都已經為了追求功率,犧牲失真,設計成 AB 類了,若又再犧牲功率,採用單端設計,豈非自相矛盾 ?!
...
D 類 (Class-D)
另外,還有 D 類擴大機 (或稱 PWM 擴大機),就是所謂的數位擴大機。
簡單來說,就是將類比訊號轉換為脈衝訊號 (PWM,Pulse Width Modulation),然後經過放大,最後再還原成類比訊號,輸出。
優點 : 效率很高 (功率可以很大),耗電很少,溫度很低,體積很小。
而且速度、動態非常好,如果你喜歡敲擊樂器 (如鼓)、撥弦樂器 (如吉他),D 類擴大機尤其適合你。
缺點 : 不適合用作寬頻帶放大,且訊號易受電源干擾。
電晶體 : Devialet D-Premier / Jeff Rowland Continuum / Linn Klimax / Nuforce Reference 9
真空管 : 無
...
除 D 類擴大機先不談外,到底哪一種最好呢 ?!
就這裡提到的失真 : 交越、開關、諧波,及並聯的所產生特性差異而言,
諧波失真應該算是最嚴重的一種,交越失真則其次,開關失真再其次,
而並聯的特性差異,則須視程度而定。
也就是說... 就音質而言,單端 A 類 > 單端 A 類 (並聯) > 推挽 A 類 > 推挽 AB 類。
但是,如果沒有足夠的功率,音質再好也沒用,所以,必須得配合喇叭效率,一併考慮。